【杂记】Microchip 的通用集成开发环境工具对照表(MPLAB X IDE)和芯片家族对标表(Microchip VS ST)
分别是什么
- MPLAB X IDE:Microchip 的通用集成开发环境(写代码、编译、调试、插件管理)。支持 8/16/32 位 PIC/AVR、dsPIC、SAM、PIC32 全家桶。(微芯科技)
- MPLAB IPE(Integrated Programming Environment):量产/产线用“烧录器”界面,给技术员快速、安全地烧写程序;也可本机单独使用。(微芯科技)
- MCC(MPLAB Code Configurator):图形化外设/时钟/中间件配置与自动生成 C 代码,支持 8/16/32 位(PIC、AVR、SAM、dsPIC)。(微芯科技)
- MPLAB Harmony v3:32 位(SAM、PIC32)用的软件框架 + 中间件(驱动、系统服务、USB、TCP/IP、图形等),配合 MHC/MCC 图形化配置器生成工程。(微芯科技)
- motorBench Development Suite:电机控制专用 GUI 插件(FOC),自动测参、自动整定控制器、并生成可在 MPLAB X 直接编译的工程(基于 MCAF)。适配 dsPIC33/PIC32MK 等电机/电源类器件。(微芯科技)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
Microchip 的器件线很杂(8 位 PIC/AVR、16 位 PIC24/dsPIC33、32 位 ARM 的 SAM、32 位 MIPS 的 PIC32),历史上分别发展了不同的框架与生成器:MCC 管 8/16 位为主,Harmony v3+MHC 管 32 位中间件,量产又需要独立的 IPE;它们都在 MPLAB X IDE 里通过插件化拼起来。(微芯科技)
工具“对照表”(Microchip ⇄ ST)
| Microchip | 用途 | ST 对应 |
|---|---|---|
| MPLAB X IDE | 通用 IDE(编辑/编译/调试/插件) | STM32CubeIDE(集成 MX 生码 + 调试)(STMicroelectronics) |
| MCC / MHC(Harmony Configurator) | 图形化配置、生成初始化/驱动/中间件 | STM32CubeMX(管脚/时钟/外设/中间件代码生成)(STMicroelectronics) |
| MPLAB IPE | 量产/独立烧录器界面 | STM32CubeProgrammer(量产/脚本/多接口编程)(开发者帮助) |
| motorBench(FOC) | 电机参数识别、自动整定、工程生成 | STM32 Motor Control Workbench(配置 + 代码生成)(微芯科技) |
| Harmony v3 | 32 位中间件(USB/TCPIP/图形…) | STM32Cube FW Packages(HAL/LL + 中间件,随系列提供)(STMicroelectronics) |
芯片“对标速览”
| 赛道 | Microchip 代表 | ST 代表 | 备注 |
|---|---|---|---|
| 低成本 32 位 | SAM D21(Cortex-M0+) | STM32G0/C0 | 同是入门级;应用/资料都很丰富。(开发者帮助) |
| 低功耗 | SAML 系列 | STM32L0/L4/L5/U5 | 超低功耗场景(电池供电等)。 |
| 主流 M4F | SAMD5/E5、PIC32MK(控制向) | STM32F3/F4/G4 | 控制/电机偏向可看 PIC32MK 与 STM32G4。(微芯科技) |
| 高性能 | SAME70/SAMS70(M7)、PIC32MZ(MIPS) | STM32F7/H7 | 高算力/丰富外设。(微芯科技) |
| 电机/数字电源 | dsPIC33CK/CH(HRPWM、快速 ADC/比较器) | STM32G4(HRTIM 184 ps + 快速 ADC/比较器/OPA) | 两家都为电源/电机做了“类 DSP 的外设耦合”。(微芯科技) |
| 无线 MCU | PIC32CX-BZ2(BLE/802.15.4)、SAMR34(LoRa)、WFI32(Wi-Fi) | STM32WB(BLE/Thread/Zigbee)、STM32WL(LoRa) | Wi-Fi 侧 Microchip 有一体化 MCU;ST 多用模块配套。 |
| 8/16 位 | PIC16/18、AVR;PIC24/dsPIC33 | STM8(份额已弱化)/ 主推 STM32 入门系列 | Microchip 依然深耕 8/16 位存量市场。(微芯科技) |
电源/电机类器件的“硬件对标”
- dsPIC33C:专用 HRPWM(细边沿/死区补偿)、PWM 触发 ADC、快速比较器 + 硬件故障联动,正对 PFC/LLC/全桥/并联均流/FOC;CH 为双核,便于“快环/慢环”分工。(Microchip)
- STM32G4:HRTIM 184 ps、多路 4 Msps 级 ADC、运放/比较器堆满,面向数字电源与电机控制。(STMicroelectronics)
生态对比:优缺点一页话
Microchip
-
优点:
- 8/16/32 位全栈打通,很多传统/工业客户迁移成本低;
- MCC/Harmony + App Notes/参考设计 对电源/电机很友好(配合 motorBench 起步快);
- 长供货和工业/车规覆盖度高。(微芯科技)
-
不足:
- MPLAB X 插件化 & Java 架构,上手体验不如 ST 的一体化顺滑;
- MCC/Harmony、8/16/32 位多线并行,新手会困惑“该用哪个”;
- 社区体量与第三方生态热度略逊于 STM32。(微芯科技)
ST(STM32)
-
优点:
- CubeMX + CubeIDE + CubeProgrammer 一体化;
- 系列与中间件覆盖广、社区活跃、板卡多且便宜;
- G4 的 HRTIM、F3/F4 的电机控制、WB/WL 无线定位清晰。(STMicroelectronics)
-
不足:
- 系列众多/版本更新频繁,资料分散;
- HAL/LL 层对初学者友好,但在极限优化或高实时性环路里需要更多手工精简与校时。
如果你告诉我具体的项目方向(比如:PFC/LLC、相位移全桥、双向 DC/DC、BLDC/PMSM 方案、是否要 CAN-FD/USB/以太网、目标频率/精度),我可以基于上面两家生态,给出最省心的器件 + 工具链组合与“一键生码起步步骤”。
好的,先把这些名词各就各位,然后给你一张工具对照表和芯片家族对标表,最后点评两个生态的优缺点。
这些名称分别是什么
- MPLAB X IDE:Microchip 的通用集成开发环境(写代码、编译、调试、插件管理)。支持 8/16/32 位 PIC/AVR、dsPIC、SAM、PIC32 全家桶。(微芯科技)
- MPLAB IPE(Integrated Programming Environment):量产/产线用“烧录器”界面,给技术员快速、安全地烧写程序;也可本机单独使用。(微芯科技)
- MCC(MPLAB Code Configurator):图形化外设/时钟/中间件配置与自动生成 C 代码,支持 8/16/32 位(PIC、AVR、SAM、dsPIC)。(微芯科技)
- MPLAB Harmony v3:32 位(SAM、PIC32)用的软件框架 + 中间件(驱动、系统服务、USB、TCP/IP、图形等),配合 MHC/MCC 图形化配置器生成工程。(微芯科技)
- motorBench Development Suite:电机控制专用 GUI 插件(FOC),自动测参、自动整定控制器、并生成可在 MPLAB X 直接编译的工程(基于 MCAF)。适配 dsPIC33/PIC32MK 等电机/电源类器件。(微芯科技)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
Microchip 的器件线很杂(8 位 PIC/AVR、16 位 PIC24/dsPIC33、32 位 ARM 的 SAM、32 位 MIPS 的 PIC32),历史上分别发展了不同的框架与生成器:MCC 管 8/16 位为主,Harmony v3+MHC 管 32 位中间件,量产又需要独立的 IPE;它们都在 MPLAB X IDE 里通过插件化拼起来。(微芯科技)
工具“对照表”(Microchip ⇄ ST)
| Microchip | 用途 | ST 对应 |
|---|---|---|
| MPLAB X IDE | 通用 IDE(编辑/编译/调试/插件) | STM32CubeIDE(集成 MX 生码 + 调试)(STMicroelectronics) |
| MCC / MHC(Harmony Configurator) | 图形化配置、生成初始化/驱动/中间件 | STM32CubeMX(管脚/时钟/外设/中间件代码生成)(STMicroelectronics) |
| MPLAB IPE | 量产/独立烧录器界面 | STM32CubeProgrammer(量产/脚本/多接口编程)(开发者帮助) |
| motorBench(FOC) | 电机参数识别、自动整定、工程生成 | STM32 Motor Control Workbench(配置 + 代码生成)(微芯科技) |
| Harmony v3 | 32 位中间件(USB/TCPIP/图形…) | STM32Cube FW Packages(HAL/LL + 中间件,随系列提供)(STMicroelectronics) |
芯片“对标速览”
| 赛道 | Microchip 代表 | ST 代表 | 备注 |
|---|---|---|---|
| 低成本 32 位 | SAM D21(Cortex-M0+) | STM32G0/C0 | 同是入门级;应用/资料都很丰富。(开发者帮助) |
| 低功耗 | SAML 系列 | STM32L0/L4/L5/U5 | 超低功耗场景(电池供电等)。 |
| 主流 M4F | SAMD5/E5、PIC32MK(控制向) | STM32F3/F4/G4 | 控制/电机偏向可看 PIC32MK 与 STM32G4。(微芯科技) |
| 高性能 | SAME70/SAMS70(M7)、PIC32MZ(MIPS) | STM32F7/H7 | 高算力/丰富外设。(微芯科技) |
| 电机/数字电源 | dsPIC33CK/CH(HRPWM、快速 ADC/比较器) | STM32G4(HRTIM 184 ps + 快速 ADC/比较器/OPA) | 两家都为电源/电机做了“类 DSP 的外设耦合”。(微芯科技) |
| 无线 MCU | PIC32CX-BZ2(BLE/802.15.4)、SAMR34(LoRa)、WFI32(Wi-Fi) | STM32WB(BLE/Thread/Zigbee)、STM32WL(LoRa) | Wi-Fi 侧 Microchip 有一体化 MCU;ST 多用模块配套。 |
| 8/16 位 | PIC16/18、AVR;PIC24/dsPIC33 | STM8(份额已弱化)/ 主推 STM32 入门系列 | Microchip 依然深耕 8/16 位存量市场。(微芯科技) |
电源/电机类器件的“硬件对标”
- dsPIC33C:专用 HRPWM(细边沿/死区补偿)、PWM 触发 ADC、快速比较器 + 硬件故障联动,正对 PFC/LLC/全桥/并联均流/FOC;CH 为双核,便于“快环/慢环”分工。(Microchip)
- STM32G4:HRTIM 184 ps、多路 4 Msps 级 ADC、运放/比较器堆满,面向数字电源与电机控制。(STMicroelectronics)
生态对比:优缺点一页话
Microchip
-
优点:
- 8/16/32 位全栈打通,很多传统/工业客户迁移成本低;
- MCC/Harmony + App Notes/参考设计 对电源/电机很友好(配合 motorBench 起步快);
- 长供货和工业/车规覆盖度高。(微芯科技)
-
不足:
- MPLAB X 插件化 & Java 架构,上手体验不如 ST 的一体化顺滑;
- MCC/Harmony、8/16/32 位多线并行,新手会困惑“该用哪个”;
- 社区体量与第三方生态热度略逊于 STM32。(微芯科技)
ST(STM32)
-
优点:
- CubeMX + CubeIDE + CubeProgrammer 一体化;
- 系列与中间件覆盖广、社区活跃、板卡多且便宜;
- G4 的 HRTIM、F3/F4 的电机控制、WB/WL 无线定位清晰。(STMicroelectronics)
-
不足:
- 系列众多/版本更新频繁,资料分散;
- HAL/LL 层对初学者友好,但在极限优化或高实时性环路里需要更多手工精简与校时。
如果你告诉我具体的项目方向(比如:PFC/LLC、相位移全桥、双向 DC/DC、BLDC/PMSM 方案、是否要 CAN-FD/USB/以太网、目标频率/精度),我可以基于上面两家生态,给出最省心的器件 + 工具链组合与“一键生码起步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