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独立组网(SA) 和非独立组网(NSA)
一、5G组网方案概述
与LTE一样,5G分为终端、接入网、核心网、应用这4大层次,其中,接入网和核心网是5G的网络部分。

5G的部署并不是简单新建一张网的事,需要考虑如何和现有4G网络共存,共同发挥作用,确保利益最大化。由此就产生了独立组网SA(Stand Alone)和非独立组网NSA(Non-Stand-Alone)两大类型的方案。
与过去不同,5G组网架构选项高达8种,除了选项1就是4G架构,选项6和8被业界抛弃之外,也还剩下选项2、选项3、选项4、选项5和选项7五种选项,其中,选项3、4、7下面还包括了不同的子选项。
简单的说,5G组网包括以下方案:
● 选项1,独立组网(SA),即LTE基站连接4G核心网,目前4G网络的组网架构。
● 选项2,独立组网(SA),即5G NR基站连接5G核心网: 5G NR + 5G 新核心网独立组网
● 选项3,非独立组网(NSA),即LTE和5G NR基站双连接4G核心网: 4G LTE接入网 + 5G NR 接入网+4G LTE核心网
● 选项4,非独立组网(NSA),即5G NR和LTE基站双连接5G核心网: 4G LTE接入网 + 5G NR接入网 + 5G 核心网
● 选项5,独立组网(SA),即LTE基站连接5G核心网: 4G LTE接入网 + 5G 核心网
● 选项6,被业界抛弃
● 选项7,非独立组网(NSA),即LTE和5G NR基站双连接5G核心网:4G LTE接入网 + 5G NR接入网 + 5G核心网
● 选项8,被业界抛弃
双连接技术最早提出于3GPP R12版本,也就是4G时代的载波聚合中。其基本原理是让一部手机连接到无线接入网中的多个小区(来源于一个或多个基站),其中一个是“主”小区,负责无线接入的控制面,即负责处理信令或控制消息;而另一个“从”小区,仅负责用户面,即负责承载数据流量。
R12为啥要引入双连接技术呢?主要是为了提升网络速率,均衡网络负载,以及可避免切换中断,保证稳健的移动性。
进入5G时代,LTE/NR双连接的原理基本与R12的LTE/LTE双连接原理相同:
- 要么LTE基站(eNB)为主节点,5G基站(gNB)为辅助节点;
- 要么5G基站(gNB)为主节点,LTE基站(eNB)为辅助节点。
二、5G的组网方案
5G的组网方案可以大致分为独立组网(SA) 和非独立组网(NSA) 两大类,3GPP共定义了8种主要的架构选项。下面这个表格清晰地展示了这些组网方案的核心特点,方便你快速了解全局:
| 组网选项 | 类型 | 核心网 | 无线接入网 (RAN) | 控制面锚点 | 主要特点与现状 |
|---|---|---|---|---|---|
| Option 1 | SA | 4G EPC | 4G eNB | 4G eNB | 纯4G网络,5G演进的基础 |
| Option 2 | SA | 5GC | 5G gNB | 5G gNB | 5G终极目标架构,性能最优,支持全部特性 |
| Option 3/3a/3x | NSA | 4G EPC | 4G eNB + 5G gNB | 4G eNB | 常见初期方案,4G核心网,4G基站为主站 |
| Option 4/4a | NSA | 5GC | 5G gNB + 4G eNB | 5G gNB | 5G核心网,5G基站为主站 |
| Option 5 | SA | 5GC | 4G eNB (升级版) | 4G eNB | 核心网先演进,无线接入网仍用升级版4G |
| Option 6 | SA | 4G EPC | 5G gNB | 未明确 | 已被舍弃 |
| Option 7/7a/7x | NSA | 5GC | 4G eNB + 5G gNB | 4G eNB | 类似Option 3,但核心网为5GC |
| Option 8/8a | NSA | 4G EPC | 5G gNB | 未明确 | 已被舍弃 |
三、组网方案的关键点
要深入理解这些方案,可以把握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核心网(CN):如同网络的"大脑",负责管理用户连接、控制会话、数据传输和策略执行。5G核心网(5GC)是基于云原生和服务化架构(SBA) 设计的,为5G的高级特性奠定了基础。
无线接入网(RAN):由基站构成,是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桥梁"。在5G中,基站称为gNB。
控制面与用户面:控制面负责传输管理和调度的信令,用户面则负责传输实际的数据流量。
双连接(DC):这是NSA方案的核心技术,允许一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到4G和5G两个基站,从而结合两者的优势。
四、5G网络的关键使能技术
上述组网方案的实现,尤其是SA架构,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
软件定义网络(SDN):通过控制与转发分离、集中化的网络控制和开放可编程接口,让网络变得灵活智能。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使网络设备功能不再依赖专用硬件,可以基于通用服务器实现,并通过网络功能编排实现灵活的资源调度。
网络切片:这项技术允许在统一的物理网络基础设施上,虚拟出多个独立的、特性各异的逻辑网络,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
移动边缘计算(MEC):将计算能力和业务内容下沉到网络边缘,能显著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提升用户体验。
五、运营商的组网演进路线
全球运营商通常不会一步到位直接采用SA组网,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初期阶段(NSA先行):普遍从Option 3系列(3/3a/3x) 开始。这种方式能利用现有4G核心网和站址资源,实现5G快速部署,主要提升数据速率。
过渡阶段(向SA演进):随着5G核心网成熟和业务需求增加,运营商会逐步过渡到SA架构。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已在2020年宣布了5G独立组网的规模商用。过渡路径可能包括:
NSA → Option 4/4a → Option 2:体验持续优化。
NSA → Option 7/7a/7x → Option 2:平衡演进与体验。
直接部署SA(Option 2):部分运营商可能选择直接部署SA网络。
六、总结
总的来说,5G的八大组网方案为运营商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路径。NSA方案(如Option 3系列)利于快速部署,SA方案(如Option 2)则是未来,能充分发挥5G的全部潜力。运营商的组网选择,本质上是在投资成本、部署速度、网络性能和业务需求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