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实验4:5G基站设备小区配置与开通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配置调试
2、手机入网观测
五、实验记录与分析(数据、图表、计算等)
1、设置配置
2、配置调试
六、实验总结
思考问题:
一、实验目的
本任务实践的主要通过完成5G基站设备的小区配置与开通,最终实现基站能够正常为5G终端提供服务。在任务过程中,了解5G基站小区开通的必要配置参数,并理解各参数的含义、作用及影响。
二、实验原理
某地运营商新建了一个5G站点,现场上站开通人员已经完成了5G基站的传输配置,目前5G基站已经能够正常与核心网进行连接。假设你作为远程调试人员,需要在现场人员的基础上,完成基站的小区配置,使基站能够正常提供服务。你需要根据运营商提供的参数完成基站的小区开通,并最终实现5G手机的正常入网。
三、实验器材
1、PC
2、https://lab.fmaster.cn实验工坊lab.fmaster.cn平台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配置调试



2、手机入网观测


五、实验记录与分析(数据、图表、计算等)
1、设置配置
运营商规划参数(其他参数默认)如下:
(1)小区标识
本地小区ID:3;PCI:203;TAC:4301
(2)射频参数
射频资源:根据实际安装情况选择;天线数:64TR; 小区发射功率:30 dBm
(3)无线参数
PointA对应频率:3480MHz;SSB中心频率:3504MHz;带宽:50MHz;业务信道子载波间隔:15KHz
2、配置调试
打开“配置调试”,并双击DU+CU设备,选择小区配置,添加一个小区,并根据规划参数及实际情况,完成“小区基本参数”的配置。
选择“本地小区参数”,根据规划参数,选择设置相应的频段,并保存配置。
小区TAI参数”,并勾选切片(切片概念及作用将在后续章节中学习),进行保存。
选择“小区规划参数”,根据规划参数完成参数配置。
选择【全部开机】,查看此时手机是否正常发起入网流程(如未完成入网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围绕 5G 基站设备小区配置与开通展开,通过实验工坊虚拟仿真平台完成了全流程操作。实验中,我按照运营商规划参数,依次配置了小区标识(本地小区 ID、PCI、TAC)、射频参数(64TR 天线、30dBm 发射功率)及无线参数(频段、频率、带宽等),并完成 TAI 参数设置与切片勾选,最终实现 5G 手机正常入网。
通过实操,我深入理解了各配置参数的核心作用,掌握了 DU+CU 设备小区配置的关键步骤,也认识到参数准确性对基站正常服务的重要性。实验中发现,小区配置需严格遵循规划标准,任何参数偏差都可能影响终端入网。此次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提升了我对 5G 基站部署与调试的实操能力。
思考问题:
1、在实际工程中,假设两个相邻的小区PCI相同,可能造成什么影响?
相邻小区 PCI(物理小区标识)相同时,会导致终端无法区分两个小区,引发严重干扰。具体影响包括:终端同步失败、小区切换异常,出现掉话或网络中断;信号叠加导致接收信噪比下降,数据传输速率降低、时延增加,严重影响用户通信体验。
2、请说明SSB的含义及作用。
SSB 即同步信号块,包含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其核心作用是:为 5G 终端提供时间与频率同步,帮助终端识别小区并完成初始接入;通过 PBCH 向终端广播小区系统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