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意见》推动新场景应用:乡村政务场景如何借AI破局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坚持创新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新场景的加快落地和大规模应用。这一举措,意在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发展路径,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让技术落地在真实场景中“跑起来”
《实施意见》提出,要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和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并在生产、工作与生活三大维度增加供给,推动场景资源开放与高效配置。这既是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制度保障,也是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需要。
在社会治理服务方面,《实施意见》特别指出,要推动智慧政务服务建设,通过智能预约、智能身份认证、智能审批、智能监管等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同时,鼓励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社保及用工等需求打造创新场景,将智慧城市和乡村建设纳入整体布局,开放一批数字乡村建设场景,提升信息化水平,健全基层智慧治理服务体系。
可以说,政策从顶层设计上为乡村政务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方向指引。乡村作为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承载空间,既面临资源相对分散、人口分布不均等现实问题,也拥有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广阔潜力。如何让技术在这里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关键突破口。
乡村政务场景的智能化之路
在广阔的乡村地区,传统政务服务往往存在办事点分布稀疏、信息获取不畅、办理流程复杂等问题。借助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通过虚拟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政务服务的“下沉”和“触达”。
以人工智能驱动的政务元宇宙方案为例,相关技术可在虚拟空间中完整呈现政务服务大厅的功能,支持线上多终端访问,使村镇居民无需长途奔波即可获取业务指南、预约办理、材料查询等服务。数字人的应用,则让AI公务员变得亲切易用,能够以多语种、拟人化的方式讲解政策、引导办事流程,尤其在面对老年人和外地务工返乡人员时,提升服务的友好度与精准度。
让AI真正走进乡村政务场景
在“人工智能+政务服务”领域,作为工信部推荐的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道可云依托AI智能体平台和AI元宇宙平台等,推出了政务AI元宇宙方案,包括服务大厅及数字人、智能终端等一系列应用,获评为“2025数字政府生态协同创新企业”。部分项目已在包括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在内的政务场景得到落地。例如,通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部署智能一体机,集信息查询、办事引导、政策宣讲于一体,实现与政务知识库的实时对接,让村民能在家门口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便捷服务体验。
同时村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进入线上元宇宙服务大厅,提前规划办事路线、准备所需材料。数字人“AI公务员”能依托本地化政策知识库,提供精准答复和流程指导,不仅显著减少了群众的办事等待时间,也提高了基层政务工作的响应速度和质量。该类解决方案正契合《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健全基层智慧治理和服务标准体系”的目标。
用人工智能赋能城乡一体化政务服务
从政策的顶层设计到技术的具体落地,“人工智能+乡村政务”正在成为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的重要契机。随着《实施意见》的深入实施,乡村政务场景的开放与培育,将在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人等新技术的支撑下,加快实现高效化、便民化、智慧化升级。
在这一进程中,道可云等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将继续坚持“技术攻坚+场景落地+生态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深耕人工智能在各类基层政务场景的创新融合应用,助力政策目标落到实处,使乡村居民共享数字化转型成果。
随着《实施意见》的发布,新场景应用发展的路线图与任务书已然绘就。面向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持续推进,乡村政务场景有望在智能化转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让科技成果在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中释放更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