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本命令与工具(一)
PS:感谢水仙老师的大力支持,hahaha
一、实验目的
- 熟悉 Linux 系统中用户账号、组账号的基本概念,掌握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权限模型。
- 掌握用户/组的创建、修改、删除命令,以及文件和目录的常用操作命令(切换、创建、删除、复制等)。
- 理解并实践用户权限与文件权限的关联管理,加深对 Linux 安全机制的整体认知。
二、实验内容
- 用户与组管理:创建新用户、用户组,将用户加入组;最终删除用户及组。
- 文件与目录操作:在用户家目录创建工作目录,生成文件并写入内容,实现复制、重命名、删除目录。
- 权限验证:修改文件权限,测试不同用户对文件的读写权限;最后清理资源。
三、实验步骤
1.创建一个新用户(用户名任意),并为新用户设置密码。验证新用户能否正常登录与用户口令文件。

2.创建一个新用户组(用户组名任意),将新用户添加到新用户组。查看用户组相关信息与用户组文件。

3.切换到创建的新用户。
![]()
4.在新用户的家目录中创建工作目录 workdir,并将当前工作路径切换到该目录。
5.在工作目录 workdir 中创建普通文件 file.txt,在文件第一行写入自己的姓名、学号、课程名,第二行写入当前的时间与日期。
![]()
6.通过文件查看命令查看 file.txt 文件内容。

7.将 file.txt 文件复制一份到新用户的家目录中。

8.将 file.txt 文件名修改为 testfile.txt。

9.将 testfile.txt 文件的权限修改为:文件所属用户具有可读可写可执行权限,文件所属用户组拥有可读不可写可执行权限,其他用户没有可读可写可执行权限。


10.切换用户到原本用户后,尝试对 testfile.txt 进行读写,查看效果。

11.删除新用户家目录下的工作目录 workdir。
# 说明:若无任何输出,代表 workdir 已删除(2>/dev/null 用于屏蔽“不存在”的错误提示)

12.删除新用户及新用户组,查看对应的文件中的信息。
# 需切换到 root 用户执行(普通用户无权限删除用户 / 组):

四、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分析或总结)
- 核心结果验证:通过useradd/groupadd创建用户 / 组后,/etc/passwd//etc/group均记录对应信息,体现系统配置一致性;将testfile.txt权限设为750(u=rwx,g=r-x,o=---),其他用户读写均失败,验证 Linux 权限模型有效性。
- 关键问题解决:删除testuser时因进程占用(ID18805)失败,通过pgrep -u testuser定位进程,kill -9终止后,userdel -r成功删除用户及家目录,需注意删除前退出目标用户所有会话。
- 实验总结:掌握 Linux 用户 / 组配置文件(/etc/passwd//etc/group)、权限数字 / 字符表示逻辑,及su -加载环境变量的差异,为后续系统管理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