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入门——Java跨平台的原理
一、Java跨平台的原理



编写代码,然后整体的进行编译。多出一个后缀名为obj的文件,然后再去交给不同设备去运行。会有一个小细节:因为计算机是不一样的 ,有些硬件也可能不一样,就会存在兼容问题。那么就只能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都要重新的进行编译,更夸张的是,我编写代码的计算机硬件跟你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差别特别大的话,就算是同一个操作系统都可能没法运行。所以就不具备跨平台性质。


解释型语言:就是读一行编译一行然后去运行,读一行编译一行然后去运行。编写代码、按行编译、再交给不同设备去运行。细节:python是不会产生新的文件的,所以说python程序员天生开源,因为就是拿着源文件读一行编译一行运行一行的。


Java是混合型的,首先是把Java文件整体的编译成一个.class文件,也称之为字节码文件(与平台无关的中间代码——字节码(.class 文件))。然后再按行交给设备去运行。细节:他运行时不是直接运行在计算机中的,而是在虚拟机中。
- 字节码是一种虚拟机指令集,不是 CPU 能直接执行的指令。
- 它是 Java 程序的“通用语言”,不依赖于任何具体硬件或操作系统。
Java 虚拟机(JVM - Java Virtual Machine)
字节码不能直接在硬件上运行,必须由 JVM 来解释或编译执行。
- 每个操作系统都有对应的 JVM 实现(由 Oracle、OpenJDK 或其他厂商提供)。
- JVM 负责将字节码 翻译成当前平台的本地机器码,并执行。
- 这个过程可以是:
- 解释执行(逐行翻译,较慢)
- 即时编译(JIT)(HotSpot JVM 会把热点代码编译为本地机器码,提升性能)
🔁 所以流程是:
Java 源码 → 编译 → 字节码(.class)→ JVM(平台相关)→ 本地机器码 → 运行

[Windows] [Linux] [macOS]| | |
[JVM for Win] [JVM for Linux] [JVM for Mac]\ | /\ | /\ | /\ | /[相同的 .class 字节码文件]↑javac 编译生成↑Java 源代码 (.java)💡 关键点:Java 程序不直接和操作系统打交道,而是通过 JVM “中介”来运行。只要目标平台有 JVM,就能运行同一个 .class 文件。

二、JDK和JRE


如果我们编写好的代码给到别人的电脑去运行,人家不需要修改代码的。别人的电脑就需要具备:JVM虚拟机(代码真正运行的地方)、核心类库(是Java中写好的库文件)。一部分的开发工具就不需要了如:javac编译工具、jdb调式工具。JRE就是包含以上的运行环境。


课程学习来源于-B站@ithei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