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电路中的自举电容取值计算

很简单的公式,电荷量Q、电压U以及电容C的关系:

驱动消耗的功率在电容上面最终是电荷量的形式,我们驱动的如MOSFET,最终在其门极是结电容造成的,而数据手册往往会给出其在一定驱动电压下需要的电荷量Q,如下图是某MOSFET数据手册中给出的门极总电荷量Qg,其值分别是在10V和4.5V下的电荷量Qg。

门极总电荷量测试曲线,可以看出其是门极电压Vgs的正相关量,中间平坦区是弥勒电容造成的,其电压被保持,但是电荷量在增加。

计算公式为:

- Qg是我们驱动浮动MOSFET或高边MOSFET的门极总电荷量;
- △U是电容两端电压的变化量,我们知道这个电压越稳定,意味着驱动电压越稳定,保持一定的驱动电压意味着如MOSFET在稳定的饱和区,功率损耗越小。常规情况下,在电容已经被充电稳定的情况下,保持电容电压的变化或波动量在100mV到300mV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这个值也就就是电容电压的纹波大小。
假如门极电荷量是10nC(驱动电压是10V的情况下),我们要求驱动过程中,自举电容的电压变化量最大是100mV,那么自举电容则为:

实际中,这个电容我们通常要求采用低ESR的陶瓷电容,以便提供高质量的驱动能量,而大小则需要取值为计算值的3至5倍,这是因为电容本身会存在一定的偏差,陶瓷电容在直流偏置下容量衰减的比较厉害,即使你只使用它额定电压的50%或更低,尤其是非C0G材质的陶瓷电容。
而我们常用的小功率DC-DC更是会给出一个典型的自举电容,比如100nF或10nF,这个值往往都是大于计算值的,我们采用推荐值,因为这些DC-DC的MOSFET内置,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得知这个MOSFET的特性,所以采用它们给的推荐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