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Agent】七种agent协作模式
Note
- 并行、串行、循环、路由、聚合、网络(多智能体自由交互)、层级模式
文章目录
- Note
- 一、7种智能体(Agent)协作模式
- Reference
一、7种智能体(Agent)协作模式
-
并行模式(Parallel):每个智能体负责处理不同的子任务,例如数据提取、网页检索和内容摘要,它们的输出会整合为一个统一结果。该模式非常适合在文档解析、API 编排等高通量流程中降低延迟;
-
串行模式(Sequential):每个智能体逐步为任务增值,例如一个智能体生成代码、另一个进行审核、第三个负责部署。在工作流自动化、ETL(抽取 - 转换 - 加载)链路以及多步骤推理流程中,常能见到这种模式的应用;
-
循环模式(Loop):智能体会持续优化自身输出,直到达到预期质量标准。该模式适用于校对、报告生成或创意迭代等场景,系统在确定最终结果前会进行反复优化;
-
路由模式(Router):在此模式下,一个控制智能体会将任务分配给对应的专业智能体。例如,金融相关的用户查询会分配给金融智能体(FinAgent),法律相关查询则分配给法律智能体(LawAgent)。它是上下文感知型智能体路由的基础,在新兴的 MCP/A2A(多智能体协作 / 智能体间交互)类框架中较为常见;
-
聚合模式(Aggregator):多个智能体生成部分结果,由主智能体将这些结果整合为一个最终输出。也就是说,每个智能体提供独立结论,再由一个核心智能体汇总形成统一共识。该模式常见于 RAG(检索增强生成)的检索融合、投票系统等场景;
-
网络模式(Network):此模式下不存在明确的层级关系,智能体之间可自由交互,动态共享上下文信息。适用于模拟、多智能体游戏以及需要自由行为模式的集体推理系统;
-
层级模式(Hierarchical):一个顶层规划智能体将子任务分配给执行智能体,跟踪任务进度并做出最终决策。这种模式与现实中 “管理者 - 团队” 的协作方式完全一致。

Reference
[1] https://www.dailydoseofds.com/ai-agents-crash-course-part-1-with-implement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