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 前端自动化测试系列(二)
文章目录
- 前言
- 有什么工具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 For 研发(开发侧)
- For 测试(QA/验证侧)
- 推荐组合(开发+测试协作视角)
- 研发和测试并行合作流程
前言
在 WHAT - 前端自动化测试系列(一) 中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自动化测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端到端测试、性能测试等。这些测试类型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但都旨在通过自动化的方式验证软件系统的各个方面。
另外也提到了一些自动化测试工具,今天我们主要介绍这部分。
有什么工具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很好,下面我按 “研发团队(开发侧)” 和 “测试团队(QA/验证侧)” 两大类,分别推荐一些工具,并说明它们适合的使用场景、优缺点,以及选型时的关键考虑。你可以根据你们项目(技术栈、自动化程度、团队规模)来参考。
For 研发(开发侧)
开发团队主要关心的是代码质量、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持续集成(CI)/持续交付(CD)、快速反馈等。
下面是几类工具 +推荐:
| 工具 | 类型 / 场景 | 优点 | 注意事项 |
|---|---|---|---|
| JUnit(Java)/ Jest(JavaScript/TS) 等单元测试框架 | 单元测试、函数级别逻辑验证 | 轻量、与代码同库、快速反馈,开发者熟悉 | 不覆盖 UI、系统行为,编写和维护需要开发资源 |
| Playwright(Web 自动化) | Web E2E 测试,开发侧也能用 | 跨浏览器,现代 API,支持 TS/JS。 (维基百科) | 初期脚本成本、界面变化容易导致测试脆弱 |
| k6(性能/负载测试) | 对 API/服务做性能/负载测试 | 支持脚本化、开发侧能配置,检测非功能需求。 (维基百科) | 不是 UI 的,一般需要基础设施支持(环境、监控) |
| CI/CD 工具(如 GitHub Actions、Jenkins) | 把自动化测试整合到构建流程中 | 自动触发、反馈快、与开发流程紧密 | 需要维护构建流程、脚本、环境稳定 |
| 静态代码分析/质量工具(如 SonarQube) | 提前捕捉代码缺陷、安全问题、代码复杂度 | 提高代码质量、早期反馈 | 配置和规则需团队共识,可能初期投入较大 |
选型关键考虑(开发侧)
- 是否支持你们所用语言/框架(TS、React、Node、Java 等)
- 与现有流程(CI/CD)、代码仓库、构建系统的集成难度
- 执行速度:开发侧希望快速反馈,不希望测试拖慢开发
- 可维护性:测试脚本编写和维护成本
- 覆盖维度:不仅单元,还是否需要接口、E2E、性能等
- 团队技能:开发人员是否愿意/会写测试脚本
For 测试(QA/验证侧)
测试团队更偏向于功能验证、回归测试、用户流程、UI/UX、跨浏览器/跨设备、无代码或低代码场景。下面是几类工具 +推荐:
| 工具 | 类型 / 场景 | 优点 | 注意事项 |
|---|---|---|---|
| Selenium Web 自动化框架 | Web UI 自动化测试 | 开源、社区大、语言支持多。 (Selenium) | 写脚本需要技术门槛,维护成本高,浏览器变化可能导致脆弱 |
| Cypress/Playwright(也可测试侧使用) | 前端 UI 自动化、现代应用 | JS/TS 生态好、调试友好、开发+测试都能用。 (lambdatest.com) | 支持浏览器类型可能有限、移动/原生应用支持弱一些 |
| mabl/TestRigor/Virtuoso QA(低代码/AI 驱动) | 测试团队非程序员也能用/快速创建回归自动化 | 降低脚本门槛、维护成本低、适合回归密集场景。 (testrigor.com) | 成本可能高(商业版)、灵活性可能稍弱,对复杂逻辑可能有限制 |
| 跨浏览器/设备云测试平台(如 BrowserStack、LambdaTest) | 多浏览器、多设备测试、真实环境覆盖 | 扩大覆盖范围、支持并行执行、反馈快。 (The CTO Club) | 成本/资源可能高、可能需要脚本仍由测试或开发配合 |
| 测试管理/缺陷追踪工具(如 TestRail、Jira + 插件) | 管理用例、执行、报告、缺陷闭环 | 提高流程可视化、追踪性强 | 工具选型+流程设定+培训需要时间 |
选型关键考虑(测试侧)
- 团队技术背景:测试人员是否有编程能力/希望低代码/或完全无代码
- 应用类型:Web、移动、桌面、API/后台,是否需要跨设备/浏览器
- 回归/频率:是否有大量回归需求,自动化收益是否明显
- 脚本维护成本:自动化脚本的稳定性、易维护性
- 覆盖和环境:是否需要真实设备/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版本
- 成本预算+许可模式:开源 vs 商业,长期 ROI
- 测试流程与 CI/CD 整合情况:自动化是否能嵌入持续交付流程
推荐组合(开发+测试协作视角)
为了更好协作,你也可以考虑 “开发 + 测试” 两侧工具组合,使自动化能力贯穿整个生命周期。比如:
- 开发侧使用 Jest/Playwright 编写快速的 E2E/集成测试
- 测试侧使用低代码平台(如 mabl)快速覆盖回归流程
- 使用云测试平台(BrowserStack/LambdaTest)来扩大真实设备/浏览器覆盖
- 在 CI/CD 流程中嵌入自动化执行,反馈给开发和 QA
- 测试管理工具汇总自动化执行结果、错误报告、覆盖数据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 帮你列一个“工具推荐清单”(包含开源 vs 商业、预算友好 vs 企业级)+ 按照你们技术栈(比如 React + Node + TS + Ant Design)特别推荐几款工具。你看要不要?
研发和测试并行合作流程
理想情况下,在需求确认后,并且提供了完整流程的原型图或设计稿。
研发负责业务开发,测试并行编写用例,根据页面确定埋点点位,研发进而写入页面埋点;接着测试开发自动化测试用例,研发完成开发,最终预览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