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模电平
一、什么是共模电平
共模电平,也称为共模电压,是指在差分信号 的两个信号端(正端D+和负端D-)上,相对于一个公共参考点(通常是地GND)所共有的平均电压。
核心公式:
V_cm = (V_D+ + V_D-) / 2
举个例子来理解:
假设一个差分信号:
D+ 线上的电压在 3.2V 和 3.4V 之间变化。
D- 线上的电压在 2.8V 和 2.6V 之间变化。
那么,这个差分信号的共模电平大约是:
V_cm = (3.2V + 2.8V) / 2 = (3.4V + 2.6V) / 2 = 3.0V
而真正携带信息的差分电压 是:
V_diff = V_D+ - V_D-,也就是在 +0.4V 和 -0.4V 之间变化。
一个生动的比喻:
把差分信号的两根线想象成两个人抬着一个轿子。
共模电平(V_cm) 就是轿子的绝对高度。是离地3米还是离地5米?
差分信号(V_diff) 就是轿子的摇晃程度。是平稳还是左右剧烈摇摆?
接收器(坐在轿子里的人)只关心轿子摇晃的幅度和方向(差分信号),而不太关心轿子离地有多高(共模电平),只要这个高度不让他撞到天花板或掉到地上。
二、共模电平的作用与重要性
共模电平本身不携带信息,但它对电路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其主要作用如下:
确定放大器/接收器的工作点
差分放大器内部的晶体管需要在一个合适的直流偏置点(共模电平)上工作,才能正确放大微小的差分信号。如果共模电平超出放大器允许的输入范围,晶体管就会进入饱和或截止区,导致信号失真甚至无法工作。抑制共模噪声(差分信号的核心优势)
在实际环境中,两根紧挨着的导线会受到相同的噪声干扰,比如电源纹波或空间电磁干扰。这些噪声会同时、同相地叠加在D+和D-上。
由于
V_cm_noise = (V_D+_noise + V_D-_noise) / 2,噪声会体现在共模电平上。接收器只关心差分电压
V_diff。任何同时添加到D+和D-上的噪声会在减法运算中被抵消。这就是共模抑制比(CMRR) 的概念,CMRR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
实现不同电源域系统的互联
当两个系统(如FPGA和ADC)使用不同的电源电压(如1.8V和3.3V)时,它们的信号地可能有差异。通过交流耦合(串联电容) 可以阻断共模电平,允许双方在各自的共模电压下工作,只传输差分信号。高速接口如PCIe、SATA、以太网都采用这种方式。
三、设计中如何考量共模电平
在电路设计中,对共模电平的考量是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1. 明确规格参数
首先必须查阅所有器件(驱动器、接收器、放大器)的数据手册,找到以下关键参数:
输入共模电压范围(V_ICMR):接收端能正常识别信号时,其输入引脚允许的共模电压范围。这是最重要的参数。
输出共模电压(V_OCM):驱动端输出的信号的共模电平。
共模抑制比(CMRR):器件抑制共模噪声的能力,单位通常是dB,值越大越好。
2. 确保兼容性
设计目标:驱动器的输出共模电压必须在接收器的输入共模电压范围之内。
情况一:共地系统
如果驱动器和接收器共享同一个电源和地,它们的共模电平通常是兼容的。但仍需验证V_OCM是否在V_ICMR内。
示例:一个3.3V LVDS驱动器的V_OCM典型值为1.2V,而接收器的V_ICMR通常为0V至2.4V,兼容性良好。
情况二:非共地或不同电源系统
当两个系统存在地电位差或使用不同电源时,它们的共模电平会不匹配。地电位差会直接叠加在信号的实际共模电平上。
解决方案:
交流耦合(首选):在差分通道上串联电容(如100nF)。电容会阻断直流路径,从而隔离共模电平。这是高速串行链路的标准做法。
使用隔离器件:如光耦或数字隔离器,实现完全的电气隔离。
共模扼流圈(CMC):抑制高频共模噪声,但对直流或低频共模偏移无效。
3. PCB布局与布线
紧耦合差分对:D+和D-应平行、等长、等间距布线,并尽可能靠近。这能确保它们受到的外部噪声一致(即表现为共模噪声),从而被接收器有效抑制。
完整参考平面:为差分信号提供完整的接地平面,保证回流路径顺畅,减少共模噪声的产生。
4. 终端匹配
差分终端电阻(通常为100Ω)应尽可能靠近接收器放置。不正确的终端匹配会引起信号反射,不仅影响信号完整性,还可能改变局部的共模电平。
5. 仿真与测试
仿真:使用SI/PI(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工具对差分链路进行仿真,观察共模电平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
测试:使用示波器测量。用两个探头分别测量D+和D-对地的电压,然后用数学函数
(Ch1 + Ch2) / 2得到共模电平波形,验证其是否始终在接收器的允许范围内。
总结
| 方面 | 核心要点 |
|---|---|
| 定义 | 差分信号对(D+, D-)的平均电压,是信号的“直流基准”。 |
| 作用 | 1. 设定工作点:确保放大器/接收器正常工作。 2. 抗噪声基础:共模噪声可被差分接收器抑制。 3. 互联桥梁:通过处理共模电平实现不同系统互联。 |
| 设计考量 | 1. 合规性:确保 V_OCM 在 V_ICMR 内。2. 隔离:非共地系统使用交流耦合。 3. 布局:紧耦合差分对和完整地平面。 4. 验证:通过仿真和测试确认共模电平稳定。 |
简单来说,共模电平是差分信号的“舞台高度”。设计者的任务就是确保这个舞台既不会太高(撞到天花板),也不会太低(掉到地上),从而让台上的“演员”(差分信号)能够完美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