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Transformer:Decoder 中,Cross-Attention 所用的 K(Key)和 V(Value)矩阵,是如何从 Encoder 得到的

🎯 核心结论(先说答案)

Decoder 中 Cross-Attention 的 K 和 V,就是 Encoder 的最终输出(即最后一层 Encoder 的输出),再分别乘以两个可学习的权重矩阵 $W^K$$W^V$ 得到的。

换句话说:
K 和 V 不是直接拿 Encoder 输出当 K/V,而是对 Encoder 输出做线性变换后得到的。


🧱 详细步骤分解

假设:

  • 输入句子(Source):"The cat sat" → 3 个 token
  • 词向量维度:$d_{\text{model}} = 512$
  • 注意力头数:$h = 8$,每头维度 $d_k = d_v = 64$

第一步:Encoder 处理输入

  1. 输入经过 词嵌入 + 位置编码$X \in \mathbb{R}^{3 \times 512}$
  2. 经过 6 层 Encoder(每层:Self-Attention + FFN + Add & Norm)
  3. 得到 Encoder 最终输出$ H = \text{Encoder}(X) \in \mathbb{R}^{3 \times 512} $
    • $H = [h_1, h_2, h_3]$,每个 $h_i$是“上下文感知”的表示

✅ 这个 $H$ 就是 Decoder 要“参考”的全部源信息。


第二步:Decoder 的 Cross-Attention 使用 $H$ 生成 K 和 V

在 Decoder 的每一层中,Cross-Attention 子层会做以下操作:

1. 对 Encoder 输出 $H$ 做线性变换
  • 使用两个可学习的权重矩阵(属于 Decoder 的参数,但作用在$H$ 上): $ K = H W^K \quad \in \mathbb{R}^{3 \times 512} \ V = H W^V \quad \in \mathbb{R}^{3 \times 512} $
    • $W^K \in \mathbb{R}^{512 \times 512}$
    • $W^V \in \mathbb{R}^{512 \times 512}$

🔍 注意:虽然 $W^K$$W^V$ 是 Decoder 的参数,但它们的输入是 Encoder 的输出 $H$

2. (可选)拆分为多头
  • $K$$V$ 拆成 8 个头: $ K^{(i)} = H W^{K_i}, \quad V^{(i)} = H W^{V_i}, \quad i=1..8 $
    • 实际实现中,通常用一个大矩阵 $W^K$输出 512 维,再 reshape 成 (8, 64)

第三步:与 Decoder 的 Query 配合计算注意力

  • Decoder 的 Query $Q$ 来自其上一层输出(记为 $Z_{\text{dec}}$): $ Q = Z_{\text{dec}} W^Q $
  • 然后计算 Cross-Attention: $ \text{Attention}(Q, K, V) = \text{softmax}\left( \frac{Q K^T}{\sqrt{d_k}} \right) V $

🌟 关键点

  • $Q$表示“Decoder 当前想问什么”
  • $K$ 表示“Encoder 的每个词能提供什么线索”
  • $V$ 表示“Encoder 的每个词真正的语义内容”
  • 注意力机制决定:Decoder 应该从 Encoder 的哪些词中提取信息

📊 举个具体例子

任务:英译中

  • Source(Encoder 输入):["The", "cat", "sat"]
  • Target(Decoder 输入):["<BOS>", "猫", "坐", "下"]

当 Decoder 生成 “猫” 时:

  1. Encoder 已输出:
    $H = [h_{\text{The}}, h_{\text{cat}}, h_{\text{sat}}]$

  2. Decoder 计算:

    • $K = H W^K$→ 把每个英文词变成“可查询的键”
    • $V = H W^V$→ 把每个英文词变成“可提取的值”
  3. Decoder 的 Query(来自“”)与 K 计算相似度:

    • “” 的 Query 与 $h_{\text{cat}}$ 的 Key 最匹配
    • 所以注意力权重集中在 “cat” 上
  4. 最终输出:从 $V$中加权提取 “cat” 的信息 → 预测出 “猫”


❓ 常见疑问解答

Q1:K 和 V 是 Encoder 的参数还是 Decoder 的参数?

A$W^K$$W^V$Decoder 的参数,但作用在 Encoder 的输出$H$上。
它们在训练时和 Decoder 一起更新。

Q2:为什么不能直接用 $H$ 当 K 和 V?

A:可以,但效果差。
通过$W^K$$W^V$,模型可以学习如何将 Encoder 表示适配到 Decoder 的查询空间,提升对齐能力。

Q3:每个 Decoder 层都用同一个 $H$ 吗?

A:✅ 是的!
所有 6 个 Decoder 层的 Cross-Attention 都使用 同一个$H$(Encoder 的最终输出)。


✅ 总结流程图

Encoder Input → [Encoder] → H (3×512)│▼K = H · W^K   ← W^K ∈ Decoder 参数V = H · W^V   ← W^V ∈ Decoder 参数│▼
Decoder Query Q ──→ Cross-Attention(Q, K, V) ──→ 输出
http://www.dtcms.com/a/557202.html

相关文章:

  • 矩阵系统全面解析:构建智能营销体系的核心引擎
  • 灵山县建设局网站设计论坛最好的网站
  • 整体设计 全面梳理复盘 之14 原型表结构深化与组织表关联重构
  • 使用 GitLab CI/CD 为 Linux 创建 RPM 包(一)
  • Go语言中error的保姆级认知学习教程,由易到难
  • Go语言中通过get请求获取api.open-meteo.com网站的天气数据
  • 哪些网站可以做微课技术支持 英铭网站建设
  • STM32位带操作理论实践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网站首页不懂网站怎么做平台
  • 禁止Windows 10升级至Windows 11的方法
  • 人工智能之数学基础: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离散和连续)
  • 30.16.2.表现层框架设计
  • DMS 迁移错误:String Length Exceeds DDL Length 完整解决方案
  • 福建建设厅网站官网宣传推广方案
  • 网站搭建的步骤百度网站怎样做
  • 网站的建设与开发discover wordpress
  • apk反编译修改教程系列-----读懂 Android 签名机制:从 V1 到 V4的签名区别
  • 人工智能本体论!
  • 将Git项目的所有远程分支打包成压缩包文件
  • 做液压的公司网站佛山网站建设格式有哪些
  • 深圳做微商网站的公司二维码生成器app
  • WebClient发送请求示例
  • Wireshark TS | 接收数据超出接收窗口续
  • mapset的使用
  • 要事优先-深耕目标
  • 禄劝彝族苗族网站建设食品 技术支持 东莞网站建设
  • 宁波市省网站建设济南工程建设交易信息网
  • 伯克利哈斯商学院的金融工程硕士(MFE)
  • 政安晨【零基础玩转开源AI项目】video-subtitle-remover 去除视频字幕水印(图像也可以)(基于Ubuntu Linux系统)
  • 温州市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网站二级域名如何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