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器(Trigger):灵活控制窗口行为
本文重点
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窗口算子中的两大核心元素窗口分配器和窗口函数,本文我们将学习触发器(Trigger)。触发器在Flink的窗口操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控制窗口的触发频率和窗口的延迟。通过选择合适的触发器,可以优化流处理的性能和延迟。
什么是触发器
触发器主要是用来控制窗口什么时候触发计算,也就是什么时候执行窗口函数(但是不会控制窗口的关闭)。在Flink中,有三种类型的触发器:
1. 时间触发器(time triggers):基于时间的触发器,根据时间间隔或时间戳来触发操作执行。
2. 计数触发器(count triggers):基于记录数量的触发器,根据记录数量来触发操作执行。
3. 自定义触发器(custom triggers):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义自己的触发器逻辑。
Flink 提供了一些内置的触发器,例如:
- EventTimeTrigger:根据事件时间来触发操作执行。
- ProcessingTimeTrigger:根据处理时间来触发操作执行。
- CountTrigger:根据记录数量来触发操作执行。
每个窗口分配器都会对应一个默认的触发器,所以一般我们不需要关心触发器,但是如果要想自定义触发器,通过实现Trigger 接口来定义触发器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