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照护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模式与突破路径
在人口老龄化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双重驱动下,医养结合服务已成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养照护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培育专业人才的核心载体,正从传统技能培训向 “产教融合、智慧赋能、协同发展” 的新模式转型。探索医养照护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路径,对破解行业人才瓶颈、提升服务品质具有深远意义。
一、医养照护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时代需求与创新方向
当前,我国医养服务领域面临 “量质双缺” 的困境:一方面,专业照护人员缺口大,另一方面,现有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医养照护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必须紧扣时代需求,确立三大创新方向。
其一,从 “单一技能培训” 转向 “综合能力培育”。传统实训侧重护理操作等基础技能,而新时代要求人才兼具医学护理、心理慰藉、智能设备操作、法律风险规避等复合能力。实训基地需构建 “全周期照护 + 全流程管理” 的培养框架,覆盖老年人健康评估、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全链条服务。
其二,从 “线下模拟实训” 转向 “线上线下融合”。随着智慧养老技术普及,实训基地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 “虚拟仿真 + 实景操作” 双平台。例如,通过智能床垫监测数据模拟失能老人夜间照护场景,或利用远程医疗系统演练跨机构协作流程。
其三,从 “独立建设运营” 转向 “生态化协同”。医养照护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需打破院校、企业、政府间的壁垒,形成 “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的生态体系。
二、医养照护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创新实践
场景化实训模块的深度重构
突破传统 “教室 + 病房” 的简单布局,按老年人真实生活场景划分实训单元:
居家照护实训区:还原普通家庭客厅、卧室格局,配备适老化改造设施(如防滑地板、升降橱柜),训练学生协助老人洗漱、进餐、移动等日常照护技能;
社区服务实训区:模拟日间照料中心,设置健康监测站、文化活动室、助餐点,培养学生组织群体活动、开展健康宣教的能力;
机构管理实训区:复刻养老院行政办公室、药房、档案室,通过角色扮演演练入住评估、费用核算、员工排班等管理流程。
除此之外,还有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训基地建设
老年人生活照护实训基地建设
医养结合机构运营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
中医适宜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康复理疗实训基地建设
......
结语
医养照护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不是简单的场地建设,而是医养服务体系的 “人才引擎”。唯有坚持创新驱动,打破传统模式束缚,构建 “场景化、智慧化、生态化” 的实训新范式,才能培育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医养照护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深化,必将为我国医养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有尊严、有品质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