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实习总结3 ISU单元 船舶电力系统
目录
- 变频器实习总结3
- 1. ISU单元(Inverter Supply Unit)
- 1. ISU单元的核心功能
- 2. ISU单元的典型组成
- 3. ISU vs. 普通整流单元的区别
- 2. 船舶电力系统
- 1. 电机驱动控制模式(INV - Inverter Mode)
- 2. 电机发电控制模式(PTI - Power Take-In Mode)
- 3. 有源前端控制模式(AFE - Active Front End)
- 4. 逆变电源控制模式(PTO - Power Take-Off Mode)
- 5. 系统集成与模式切换逻辑
- 总结
- 附学习参考网址
- 欢迎大家有问题评论交流 (* ^ ω ^)
变频器实习总结3
1. ISU单元(Inverter Supply Unit)
ISU(Inverter Supply Unit,逆变器供电单元)是工业变频器或伺服系统中的关键模块,主要负责 直流母线电压的生成、滤波和管理,为逆变器(IGBT模块)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以下是其核心功能、组成及典型应用分析:
1. ISU单元的核心功能
功能 | 说明 |
---|---|
整流(AC-DC转换) | 将电网交流电(如380VAC)转换为直流电(如540VDC),供逆变器使用。 |
直流母线电压稳定 | 通过电容滤波和动态调整,抑制电压波动(如负载突变时的电压跌落)。 |
预充电控制 | 防止上电瞬间大电流冲击,保护电容和整流模块(通过限流电阻或软启动电路)。 |
能量回馈(可选) | 部分高端ISU支持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电网,提高能效(如电梯下行时的发电状态)。 |
保护功能 | 过压、欠压、过流、短路保护,确保系统安全。 |
2. ISU单元的典型组成
组件 | 作用 |
---|---|
整流桥/模块 | 三相全桥整流(二极管或IGBT),将交流输入转为直流。 |
直流母线电容 | 储能和平滑电压纹波(容量与负载功率正相关)。 |
预充电电路 | 包含限流电阻和继电器,控制上电时的电流冲击。 |
制动单元(可选) | 消耗多余能量(通过制动电阻),防止母线过压。 |
控制板 | 监测母线电压、电流,协调预充电和保护逻辑。 |
3. ISU vs. 普通整流单元的区别
特性 | ISU单元 | 传统整流单元 |
---|---|---|
能量处理 | 支持双向能量流动(回馈电网) | 仅单向整流 |
效率 | 更高(回馈模式下可达95%以上) | 较低(制动电阻耗能) |
成本 | 较高(复杂拓扑和控制系统) | 较低 |
适用场景 | 频繁启停/制动场合(如电梯、起重机) | 普通工业负载(风机、泵) |
2. 船舶电力系统
在船舶电力系统中,从 发电侧(发电机)到驱动侧(推进电机/负载) 需要多种电力电子控制模式来满足不同工况需求。以下是四种核心控制模式(INV、PTI、AFE、PTO)的详细分析,涵盖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及系统集成要点:
1. 电机驱动控制模式(INV - Inverter Mode)
-
工作原理
- 将直流母线电压(来自发电机或储能)通过 逆变器(DC-AC) 转换为可变频/变压的交流电,驱动电动机(如推进电机、泵机)。
- 典型控制算法:矢量控制(FOC)或直接转矩控制(DTC),确保高转矩精度和动态响应。
-
船舶应用场景
- 主推进系统:驱动螺旋桨电机,根据航速需求调节转速/转矩。
- 辅助机械:舵机、冷却泵等变频控制。
参数 | 说明 | 示例值(船舶) |
---|---|---|
输出频率范围 | 根据电机设计调节 | 0.1~120 Hz |
过载能力 | 短时过载支持突加负载 | 150% @ 60s |
2. 电机发电控制模式(PTI - Power Take-In Mode)
-
工作原理
- 当船舶减速或下坡航行时,推进电机转为发电机模式,将机械能(螺旋桨反转动能)通过 整流器(AC-DC) 回馈至直流母线。
- 需配合 AFE或储能系统 处理回馈能量。
-
船舶应用场景
- 再生制动:减少机械制动磨损,回收能量至电网或储能电池。
- 动态定位系统(DPS):维持船位时微调推进器转速,能量循环利用。
参数 | 说明 | 示例值 |
---|---|---|
回馈电压范围 | 匹配直流母线电压 | 600~800 VDC |
最大回馈功率 | 由电机和逆变器容量决定 | 80% 额定功率 |
3. 有源前端控制模式(AFE - Active Front End)
-
工作原理
- 采用 IGBT PWM整流技术,实现电网侧单位功率因数(cosφ≈1)和低谐波输入。
- 支持双向能量流动:
- 整流模式(AC-DC):为直流母线供电。
- 回馈模式(DC-AC):将再生能量回馈至电网。
-
船舶应用场景
- 主电网接口:连接发电机与直流母线,稳定电压并滤除谐波。
- 混合动力系统:协调柴油发电机、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能量分配。
参数 | 说明 | 示例值 |
---|---|---|
输入THD | 总谐波失真要求 | <5% @ 满载 |
动态响应时间 | 应对负载突变的调节速度 | <10 ms |
4. 逆变电源控制模式(PTO - Power Take-Off Mode)
- 工作原理
- 将船舶主发电机或储能系统的电能通过 逆变器(DC-AC) 转换为恒压恒频(如440V/60Hz)的交流电,供给船上负载(非推进系统)。
- 类似岸电逆变器,但需适应船舶环境(抗振动、盐雾)。
- 船舶应用场景
- 生活用电:照明、空调、厨房设备。
- 应急电源:主发电机故障时由储能系统供电。
参数 | 说明 | 示例值 |
---|---|---|
输出电压精度 | 稳定供电要求 | ±2% |
切换时间 | 主电/备用电源切换延迟 | <20 ms |
5. 系统集成与模式切换逻辑
- 典型船舶电力拓扑
发电机 → AFE → 直流母线 → [INV(推进电机) / PTI(制动发电) / PTO(负载供电)]
- 技术对比与选型建议
模式 | 能量流向 | 核心器件 | 船舶适用场景 |
---|---|---|---|
INV | DC→AC(驱动电机) | IGBT逆变模块 | 主推进、舵机 |
PTI | AC→DC(能量回馈) | 整流器+AFE | 再生制动、动态定位 |
AFE | 双向AC↔DC | PWM整流器 | 电网接口、混合动力 |
PTO | DC→AC(恒压输出) | 逆变器+LC滤波器 | 生活用电、应急电源 |
总结
船舶电力系统的多模式控制(INV/PTI/AFE/PTO)实现了 发电-驱动-储能 的高效协同:
- INV 确保推进系统动态响应;
- PTI 提升能源利用率;
- AFE 维护电网质量;
- PTO 保障负载供电安全。
实际设计中需通过 能量管理系统(EMS) 统一调度,以适应复杂工况(如恶劣海况、紧急机动)。
附学习参考网址
- 变频器发展史和AFE
- 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