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1

文章目录

  • 1、参考系
  • 2、匀变速运动
  • 3、重力、加速度
  • 4、牛顿定律

1、参考系

  • 质点:一个有质量的物体,无论什么形状,都可以被抽象成一个点,称为质点
  • 参考系:一个物体之间都在相对运动,通过其他物体的状态位置来研究目标物体的体系,称为参考系;一般来说,质量大物体相对静止,比如地面,所以默认选择地面作为参考系
  • 位移:物理研究中直线运动非常普遍(x轴的单坐标系),直线运动中起始点和重点之间的距离叫路程 Δ x \Delta x Δx;位移=路程+方向,如果规定了坐标系正负,那么位移也具有正负性
  • 速度:距离和花费的时间的比值就是速度,总距离/总时间=平均速度 v ‾ \overline{v} v;瞬时速度 v = Δ x Δ t ( m / s ) v=\frac{\Delta x}{\Delta t}(m/s) v=ΔtΔx(m/s), 这段距离越小,瞬时速度越准确;瞬时速度也称为速率,一般来说“速度”就代表速率,是一个瞬时值(只不过一些汽车、测速装备根据他的特性可能测得是一小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精确测量需要更好的设备);如果坐标系方向确定,那么速度有正负
  • 加速度:速度随着时间也在变化,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就是加速度,加速度 a = Δ v Δ t ( m / s 2 ) a=\frac{\Delta v}{\Delta t}(m/s^2) a=ΔtΔv(m/s2);一小段时间的加速度的正负是相对于起始速度而言, v 末 > v 起 v_末>v_起 v>v代表加速度为正,反之为负值,所以加速度的方向来源于速度的方向;坐标系的确定影响了速度和加速度

2、匀变速运动

  • 匀变速就是加速度固定,相当于车辆油门大小固定(一般也做不到吧,即便油门一定,速度快了风阻也大了,所以适当慢慢加大油门才可以匀加速吧)当然这里的运动依旧是直线运动
  • 假设起始速度为 v 0 v_0 v0经过时间 t t t终止速度为 v v v,那么加速度 a = v − v 0 t a=\frac{v-v_0}{t} a=tvv0; 如果求末速度 v = v 0 + a t v=v_0+at v=v0+at;在vt直角坐标系中,斜率k就是加速度,按照微积分, Δ v = f ′ ( t ) Δ t = > f ′ ( t ) = a \Delta v=f'(t)\Delta t=>f'(t)=a Δv=f(t)Δt=>f(t)=a,也就是说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s = f ( t ) s=f(t) s=f(t)是加速度的原函数
  • 假设起始速度为 v 0 v_0 v0经过时间 t t t终止速度为 v v v,那么行驶距离 s = ( v 0 + v 0 + a t ) t 2 = v 0 t + 1 2 a t 2 s=\frac{(v_0+v_0+at)t}{2}=v_0t+\frac{1}{2}at^2 s=2(v0+v0+at)t=v0t+21at2;如果起始速度为 v 0 = 0 v_0=0 v0=0,那么 s = 1 2 a t 2 s=\frac{1}{2}at^2 s=21at2 v = v 0 + a t = > t = v − v 0 a v=v_0+at=>t=\frac{v-v_0}{a} v=v0+at=>t=avv0两个式子联合, s = v − v 0 a v 0 + 1 2 a ∗ v 2 − 2 v v 0 + v 0 2 a 2 , 通分 , s = 2 v v 0 − 2 v 0 2 2 a + v 2 − 2 v v 0 + v 0 2 2 a = v 2 − v 0 2 2 a s=\frac{v-v_0}{a}v_0+\frac{1}{2}a*\frac{v^2-2vv_0+v_0^2}{a^2},通分,s=\frac{2vv_0-2v_0^2}{2a}+\frac{v^2-2vv_0+v_0^2}{2a}=\frac{v^2-v_0^2}{2a} s=avv0v0+21aa2v22vv0+v02,通分,s=2a2vv02v02+2av22vv0+v02=2av2v02,所以根据条件不同,可以写成 v 2 − v 0 2 = 2 a s v^2-v_0^2=2as v2v02=2as
  •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0速度释放,加速度为g,向下加速(向下为正向),经过时间t以后, v = g t = > s = v 2 − 0 2 g = g 2 t 2 − 0 2 g = 1 2 g t 2 v=gt=>s=\frac{v^2-0}{2g}=\frac{g^2t^2-0}{2g}=\frac{1}{2}gt^2 v=gt=>s=2gv20=2gg2t20=21gt2; 如果是速度为 v 0 v_0 v0往上抛,经过时间t以后,速度为0, (这里默认向下为正向,那么加速度g为正,初速度为负), 0 − v 0 = g t = > s = 0 − v 0 2 2 g = − g t 2 2 0-v_0=gt=>s=\frac{0-v_0^2}{2g}=\frac{-gt^2}{2} 0v0=gt=>s=2g0v02=2gt2;
  • 也就是说 v = g t = > t = v g 带入到 s = 1 2 g t 2 v=gt=>t=\frac{v}{g}带入到s=\frac{1}{2}gt^2 v=gt=>t=gv带入到s=21gt2, 已知初始速度和末端速度(其中一个为0)就可以得出时间t(因为g是常量)这样就可以得到运动距离s;如果只知道时间t,就可以得到距离v、s;(其实对于任何公式,常量去掉,其他变量只剩下一个未知数,其他条件已知才可以求出这个未知数; 如果只有两个未知数,知道其中一个未知数就可以求解)

3、重力、加速度

  • 力是物体A对物体B对作用;
  • 地球上的物体质量为m,受到地球的引力,称为G,测算G的时候,可以把物体0初速度释放做匀加速(不加干扰,只有物体和地球),那么规定 G = m g G=mg G=mg,质量越大重力越大;重力默认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
  • 重心:物体不规则的时候,会将物体的重心当成受力点(将物体点状化),当你在物体重心处画出所有的外力(其他物体对他的作用力,重力最少肯定算一个)就叫做力的图示,选择受力物体非常重要
  • 形变:力会使物体发生形变,根据物体的材质不同,形变方式也有不同;对于弹簧来说,其他物体对他造成形变,它就会反馈:弹力;弹簧一般来说可以恢复形变,叫弹性形变;最大的外力,如果不能恢复就叫做弹性限度(主要跟弹簧的材质、工艺有关)
  • 弹簧:弹簧对外的弹力比较均匀,根据实验,弹簧对外的弹力 F = k x F=kx F=kx, x表示形变的距离,k表示弹簧系数
  • 滑动摩擦力:物体在平面上滑动,会收到平面对他的摩擦力,根据实验,这个摩擦力 F f = μ F 压 F_f=\mu F_压 Ff=μF μ \mu μ是摩擦系数、跟平面和物体双方的材质有关, F 压 F_压 F表示物体对平面对压力(一般就等于物体的重力,可是物体上面可能堆放了其他的东西,这个压力就会大于物体的重力)三个参数,已知两个即可求出第三个
  • 静摩擦力:对物体施加水平方向的力(标准情况,其他方向一般也有水平分力)物体没有动,意味着有其他物体对他施加了相反的力 F 静 F_静 F, 这个力 F 静 F_静 F称为静摩擦力; F 静 F_静 F的大小是不固定的,他只是跟你的外力大小一致,克服了最大静摩擦力 F m a x F_max Fmax就可以让物体滑动起来;最大静摩擦力 F m a x F_max Fmax大于滑动摩擦力 F f F_f Ff(当然也不会大非常多),原因是稳定状态的物体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接触面更加大(细微结构),个人觉得可以理解为静态时候摩擦力系数更大,滑动起来后接触面其实在变小、摩擦系数变小
  • 作用力、反作用力:力多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作用力,物体B同时也会对物体A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比如人受到地球的重力,同样也会踩着地面对地球施加反作用力,对人和地板的接触点分析,这里是压力和支撑力的一对力 F 压 = F 支 F_压=F_支 F=F(有人说人在空中受到重力,那么人对地球的反作用力是什么?如果地球对人的引力是G,那么人对地球的引力也是G,这时一对引力之间的平衡)
  • 力的合成、分解: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称为力的合成;一个力分解为多个,称为力的分解;比如同一直线垂直方向,直升机受到重力和空气升力,如果最终合成为合力,合力大于0则会向上加速(假设向上为正向);多个力也可以不在一条直线,最终相互抵销、平衡,形成一个合力,类似于数学中的向量合成
  • 力的方向: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类似于数学向量,而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叫标量;力的合成运算满足向量运算法则
  • 共点力:以物体的重心或质点为受力点,在这个点作用的多个力的合力称为共点力,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共点力为0;平衡并不是静止,而是静止+速度不变(或加速度为0)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平衡,加速度为0,速度v不变,这时也是平衡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牛顿定律

  • 惯性:平衡状态,保持静止+速度不变(或加速度为0),这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称为惯性;只有外来的力打破了平衡,才回改变运动状态;不同质量的物体、相同速度,想要他们速度减速成0,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意味着惯性和质量正相关
  • 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和外力成正比,和质量成反比, a = k 1 F m F = > F = k 2 m a a=k_1\frac{F}{m}F=>F=k_2ma a=k1mFF=>F=k2ma,当k=1,m单位为Kg,a单位 m / s 2 m/s^2 m/s2, 可以写成 F = m a F=ma F=ma;可以认为力的表达式是人为规定,反映了外力改变物体运动轨迹的能力;(重力 G = m g G=mg G=mg也满足)
  • 基本量、导出量:可以测量的基本属性:长度、时间,称为基本量;通过基本量可以得出速度v,加速度a,称为导出量;基本量的单位一般是单个属性,比如m、s,导出量单位一般是复合单位,比如 m / s , m / s 2 m/s,m/s^2 m/sm/s2
  • 超重、失重:一般来说人对地面的压力 F 压 F_压 F等于体重 G 人 G_人 G,当处于电梯下降中时, F 压 < G 人 = > a = G 人 − F 压 m F_压<G_人=>a=\frac{G_人-F_压}{m} F<G=>a=mGF出现加速向下的情况(参考系为一楼地面)属于失重状态;当处于电梯上升中时 F 压 > G 人 F_压>G_人 F>G出现加速向上, F 压 > G 人 = > a = F 压 − G 人 m F_压>G_人=>a=\frac{F_压-G_人}{m} F>G=>a=mFG,属于超重状态;其实一般来说向上加速、向下加速是一样的,不过因为人体的感受、物体材质能承受的压力不一样,以作为区分,物体长期习惯于重力 G = m g G=mg G=mg,出现超重失重的反馈会略有不同;

相关文章:

  • 【3.Git与Github的历史和区别】
  • Spring Boot 原理分析
  • 打靶记录29——dawn
  • 红队视角出发的k8s敏感信息收集——持久化存储与数据泄露
  • 达梦:跟踪日志诊断
  • 备战蓝桥杯 Day2 枚举 Day3 进制转换
  • 2024 StoryDiffusion 文字/文字+图像----->视频
  • 系统不是基于UEFI的win11,硬盘格式MBR,我如何更改为GPT模式添加UEFI启动?
  • 【C++】RBTree(红黑树)模拟实现
  • 【第4章:循环神经网络(RNN)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 4.4 文本分类与情感分析】
  • 【VB语言】EXCEL中VB宏的应用
  • vscode怎么更新github代码
  • 怎么理解 Spring Boot 的约定优于配置 ?
  • pg_sql关于时间的函数
  • npm运行Vue项目报错 error:0308010c:digital envelope routines::unsupported
  • 新用户冷启动阶段使用的推荐算法策略
  • 小红书图文笔记批量制作
  • C#上位机--基本数据类型
  • NoSQL数据库-体系框架
  • Android 系统Service流程
  • 特色茶酒、非遗挂面……六安皋品入沪赴“五五购物节”
  • 1101名优秀运动员拟保送,全红婵、黄雨婷、盛李豪在列
  • 心期末后有人传——《钱谦益年谱长编》在钱氏故里首发
  • 2025五一档电影票房破7亿
  • 国内外数十支搜救犬队伍齐聚三明,进行废墟搜救等实战
  • 原油价格战一触即发?沙特不想再忍,领衔多个产油国加速增产